能否发展木结构建筑产业


木结构建筑被人称为"会呼吸的房子"这样的房子在低碳环保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渐渐成为一种消费时尚。然而,中国森林资源太少,适合发展木结构吗?中国人口密度太高,适合发展木结构房屋这样的低密度住宅吗?木结构建筑能否给开发商带来商机?日前,江苏苏州举办的中国木结构技术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无疑是这一产业"向左"还是"向右"路标。

走向节能防震建筑

发展中国木结构的方向

"中国发展木结构建筑有很多理由。"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会长朱光前很支持在中国发展木结构建筑。

朱光前介绍,中国建筑过度依赖水泥和钢材,2010年预计水泥产量将达到18.3亿吨,占世界产量的55%以上,人均年消耗量是世界人均消耗量的5倍。

据了解,生产1吨钢铁,要释放二氧化碳1.6吨;生产1吨水泥,要释放二氧化碳0.8吨;而同样生产1吨木材可吸收二氧化碳1.82吨。

"建筑垃圾正如一头无人约束的猛兽,悄悄地吞噬我乡村。"朱光前对钢筋混泥土的垃圾世界尤为恐慌。

--中国木结构建筑产业发展之辩

专家学者论坛上或乐观或悲观的表情,或标明中国木结构产业正面临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据住建部研究中心主任陈淮介绍,今后15年-20年,现有住房一半以上要拆掉重建。2030年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置,便被施工单位运往城外,露天堆放或者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当前,国建筑80%以上是非节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二三倍,而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1/3

朱光前说,木材是优良的隔热资料,其热阻值是钢材的400倍,混凝土或砖的10倍,使用钢、混凝土、砖的建筑要达到与木结构相同的节能性能,必需使用更多的保温资料或加厚墙体。木材十分轻巧,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也少,施工速度快,极少使用重型设备,总之,木结构建筑消耗的能源极少。

此外,国是多地震国家,现有混凝土结构房屋质量差,地震伤亡人数多。据了解,1900年至上个世纪末,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上世纪全球两次造成死亡人数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都发生在国。国至少有13个省会乡村和京津两市分布在地质灾害集中的区域。日本1923年关东大地震死亡14万人后,加强房屋改造,增加木结构房屋,以后的11次大地震仅死亡6434人。

朱光前认为,中国地震后投入几千亿元巨资救灾,不如转变观念,多些政策扶持,事先把这部分资金投入房屋改造,多建木结构建筑,从根本上解决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问题。

观念问题是关键

中小乡村是潜在市场

国际休闲产业协会执行副主席、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说:"木结构不可能遍地开花,大城市发展木结构很不现实,至少不能大规模发展木结构。"

"要用先省地,再节能的理念去发展木结构。"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产品处副处长刘敬疆提出自己的观点。因为对产业演讲会上几位代表的演讲内容感到忧心,刘敬疆放弃了自己早准备好的演讲题目--康居认证对木结构房屋所起的作用》刘敬疆看来,太多的企业在发展木结构这个问题上盲目乐观。一方面,大会期间的那场上海大火,让发展木结构建筑的坚挺者更加理直气壮;另一方面,与国外的诸多对比中,企业看到美好前景。这种盲目崇外的心理,更让一些企业主增加了发展木结构的信念。

刘敬疆认为,欧洲之所以推广木结构,因为欧洲人少林多,欧洲没有那么多的水泥。发展木结构也是"被逼无奈"

观点的另一方朱光前则认为:"中国发展木结构同样具有可行性。中国发展木结构建筑资料资源富余。"朱光前分析,中国森林面积、蓄积继续增长;天然林面积、蓄积明显增加;人工林资源面积增长;森林采伐也逐渐向人工林转移。朱光前举例说,中国自1973年至今30年左右时间内,森林蓄积量增长了58%森林面积增长了60%森林覆盖率增加了8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林翻了一番。

朱光前认为,目前中国缺乏世界森林面积5%人工林可提供30%左右的工业用原木。现在大部分处在幼龄阶段的人工林将逐渐成熟,今后20年乃至数十年,人工林木材产量大幅增加,一半左右的工业用木将由人工林提供。中国人工林中杨树主要用于生产低档的胶合板和模板,如果一局部资源用于生产OSB和LVL等建筑工程用板,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木材利用率。

"中国人工林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品种、规格不能完全适应需要。然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快,利用他国资源发展经济,实现双赢已属常态。"朱光前由此认为:"中国必需临时大量进口木材,这是正常经济发展需要,不存在破坏世界森林资源,也不存在所谓'资源风险'应该放心发展木结构产业。"

"大城市受地价限制虽然方便大力发展木结构,但是中小乡村却是潜在市场。"大多数人认为木结构造价高,朱光前则认为,中国的木结构多定位为"别墅"配置高,如果降低配置木结构配件和五金件等构件材料,实现外乡化生产,造价就会降下来。

木文化与民族元素结合

中国木结构走在路上

说到木结构房屋,其实中国堪称木结构的鼻祖,早在几千年前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像日本的木结构技术最早来自中国。

会场上,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了新疆吉臣生态木质别墅制造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杰和技术研发部经理马新江。项目部经理陈杰介绍,公司引进最先进的木结构建筑体系,提供从建筑产品的筹划、设计、推销、生产、施工、装置、销售、内装修等环节,能实现自主的集成化定制服务。

"新疆的阿尔泰山脚下、喀纳斯湖畔密林深处的禾木村,木屋的缝隙里长满了苔藓。公司所建木屋的灵感也是来源于此。""吉臣公司"技术研发部经理马新江介绍:"公司在制造之前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因为我相信只有制造民族特色的木屋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项目部经理陈杰对参与此次中国木结构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感触颇深。"一方面了解到许多新技术;一方面也增强了发展自己产业的信心。""木结构产品还有许多缺乏之处,但是却是很有民族特色的把木结构作为一种文化去发展一直是追求。"

新疆的阿勒泰、伊犁等地的哈萨克草原上,林区经常可见一幢幢木屋。从屋顶到墙壁全都是用木头建造的四壁的墙和屋顶都使木头错落有致地相互咬住,使其结实牢靠。地面的木板也是相互镶嵌在一起,整个木屋不用一枚钉子。

"吉臣木屋"正在新疆喀纳斯景区建造价值7800万元的木屋项目,来年5月1日将正式开园。此外,"吉臣木屋还考虑更大的木结构建造项目--整合中国的古乐器,尤其是接近消失的少数民族乐器。陈杰说:"这不仅是对中国民间乐器的整合,更是对中国古老木文化的全新诠释。"

苏州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园林古建产业与基地优势,2010年与南京工业大学达成现代木结构的研发和产业化合作意向,利用学校强大的科技优势和工坊基地的产业优势,计划投资1.5亿元,筹建苏州香山木构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引进数名院士和美国、加拿大的现代木结构专家,未来将发展成现代木结构国家级实验室。香山工坊也将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现代木结构的中国基地。

"把木文化与民族元素结合起来,就是好的"国际休闲产业协会执行副主席、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一语值得所有木结构企业深思。

发展木结构住宅并非一蹴而就

发布日期:2010-11-12来源:中国建材报

近两年,"低碳""绿色"等新兴舆论感召下,木结构住宅发展问题也成为一个新热点。最近,国内部分木材业内人士,甚至有些政府部门官员,也时常以"木材是可再生资源"和"木材结构住宅绿色、环保"等名义,主张借鉴欧美经验,大力发展木结构住宅。国外局部木业组织及木材入口商在中国的代表机构,也为抢占中国木结构市场先机,不惜重金开展木结构住宅捐献、示范、推广等活动,各种木结构产业技术研讨会、产品推介会也接踵而至。一时间,好像在中国大力发展木结构住宅的春天已经来临。

笔者所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国外木业组织就开始在中国推销木结构住宅。虽然经过近20多年的打拼,效果仍不够明显。笔者认为,中国的木结构住宅能否发展起来,不是哪个部门或几个专家决定的由中国的国情和市场需求决定的中国发展木结构住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一,中国人多地少,没有太多的宅基地发展木结构住宅。目前,中国有13亿多人口,预计在2033年前后,中国人口可达15亿左右。2006年,中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2人,而加拿大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为4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6年公布的数据,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只有0.42公顷,而美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有1.38公顷,加拿大人均农业用地面积有2.13公顷。中国耕地现存量已经接近18亿亩的最低警戒线。木结构住宅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够盖高层。从我国土地和人口状况看,如果照搬美国、加拿大住宅建设模式,推广建设独栋式低层木结构住宅,恐怕几年之后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了因此,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和居住问题,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要求节约用地,发展节地型住宅。

第二,中国木材资源短缺,尤其是结构用优质木材资源更缺,将临时制约木结构住宅的发展。中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缺乏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虽然中国人工林面积有9亿亩,但杉木、马尾松、杨树三种低质木材林地面积约占60%目前,中国每年木材消费总量已经超越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依照近10年中国木材消费平均年增长率3.71%计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木材消费量将接近7亿立方米。为了满足国内木材刚性需求,中国每年不得不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用于植树造林和天然林维护等林业重点工程。自1999年起,还不惜每年减少数百万元税收收入,对进口木材实行零关税。近几年,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不时增强,不少国家开始限制木材入口或提高木材入口关税,致使中国木材进口价格继续增长。国内木材资源短缺,特别是木结构用材、家具用材等优质木材的缺乏和国际木材价格上涨,以及国际绿色环保组织对中国进口木材的特别关注,已经对中国木材工业可继续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从目前情况看,短期内要在中国发展木结构住宅,国内木材资源难以支撑,只好依赖进口,最终只能受制于国际木材贸易技术壁垒和市场价格不时上涨等因素的制约,发展后劲缺乏。

第三,木结构住宅价格偏高,耐久性差,与其他结构住宅相比,不占优势。木结构住宅虽然在保温、节能、环保、舒适、结构灵活性等方面有着激进砖混结构无可比较的优越性,但是利息高、耐久性差、后期维护费用高等问题突出。这也是木结构住宅在中国得不到市场认可的主要因素。目前,低层木结构住宅一般造价在4000元/平方米~5000元/平方米,砖混结构低层住宅一般造价只有2000元/平方米~3000元/平方米。如果加上木结构防火、防腐、防虫(蚁)处置和采暖等配套设施,以及后期维护本钱,木结构住宅价格会更高。从耐久性看,如果没有专业维护,木结构住宅耐久性远低于砖混结构住宅或钢混结构住宅。中国,农民建房大都是就地取材,利息很低。实际上,美国、加拿大等林业发达国家,之所以选择发展木结构住宅,也不一定完全是出于环保、绿色需要,关键因素还是当地土地和木材资源极大丰富,建设木结构住宅要比砖混结构住宅或钢混结构住宅利息低。相反,木材资源供不应求的中国,如果依靠进口木材发展木结构住宅,肯定是不可继续的

第四,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与外国不同。中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经济上有的才刚刚脱贫,生活还不富裕。中国人的居住环境,南北气候差异很大。特别是中国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分明,冬夏温湿度变化很大,冬季还需要在室内生火取暖。还有,中国农民住宅大都需要烧柴做饭,延用百年。单纯的木结构住宅要适应中国不同地区环境气候和人民生活习惯,与砖混结构住宅或钢混结构住宅相比就不太容易了国外人们经济条件较好,饮食习惯大都以西餐为主,生活习惯和气候变化不比中国复杂,对木结构住宅的功能性要求也比较简单。目前,中国除南方少数民族依照民族生活习惯建设木(竹)村寨外,木结构住宅还寥寥无几,只是风景旅游和高价别墅区有少局部木结构住宅,广大农村还是以砖混结构住宅或钢混结构住宅作为首选。这也是国外在中国推广木结构住宅市场需求不旺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以上几个问题考虑,虽然中国发展木结构住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等于没有市场。目前,中国房地产业继续发展,未来几年城镇住宅竣工面积还会保持每年20亿平方米左右的速度增长,如果木结构住宅达到其中1%水平,每年也有2000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另外,笔者认为,中国木结构住宅真正能够形成产业,还必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国内木结构房屋资料的研究和开发,降低本钱。林业部门要加大用材林培育,为社会提供优质木结构用材。科研机构和大型木结构生产企业,要加大人工林木材用于木结构住宅的技术研发,同时注重研究竹材等生物质材料在木结构住宅建设中的应用,降低木结构住宅建设本钱,减少对国外木材资源和建设技术的依赖。让老百姓能够就地取材,建得起,住得起,真正享受物美价廉的木结构住宅。

2.注重木结构住宅产业规范化建设。要根据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变化和不同的生活习惯,研究制定木结构住宅规范体系,包括木结构住宅的资料选择、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要求、验收规范、后期维护颐养技术要求等,必需有严格规范规定,防止一哄而起,粗制滥造,浪费资源。

3.注重木结构住宅的多样化和耐久性。要充分发挥木结构优势,并注重与砖混结构住宅或钢混结构住宅建设相结合。如在中国南方可以考虑双层墙体的木结构建筑,即外层是砖或混凝土结构、内层是木结构墙体。中国南方地区温暖、湿润、白蚁较多,可以考虑设计底层为混凝土结构,上层为木结构的混合结构形式。同时,要结合中国南北地域气候差别,注重保温、隔音、防火、防腐、防虫、防白蚁等功能设计,体现木结构住宅的多样化和耐久性。

瑞典木业轻型木结构蓄势发力中国市场

发布日期:2010-6-18来源:中国木业信息网信息发布中心

低层和多层建筑采用木结构技术已获住建部批准。据悉,木结构建筑试点示范项目已率先在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轻型木结构建筑在全国建成的数量在3000栋之间。目前,中国建筑规范修编进入收官阶段,政策导向助推轻型木结构应用领域拓宽。此背景下,6月4日瑞典木业联合会在世博会瑞典馆召开"木材与建筑"主题研讨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每年竣工新建住宅1000万套。所采用的建材主要是混凝土、钢材、砖石和玻璃,木材很少使用。瑞典政府和欧洲木业协会认为,借助2010年世博会这个平台,向中国的建筑业行业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推荐在乡村发展中采用木结构建筑技术正当其时。目前,中国正面临着不断增长的住宅需求,多层轻型木结构为中国住宅市场提供了现代、实用而又不失环保的选择。多层轻型木结构通常用于建造公寓、联排别墅及其它住宅工程。然而,最近几年,木结构在大型多功能混合建筑工程中同样获得了创新性应用。

瑞典馆由4个大型立方体建筑组成,而其入口处的第一个立方体由瑞典盛产的云杉构成。据欧洲木业协会主席索德安介绍,这种布局方式的原因之一,为了体现木材是一种能够被用于大型建筑的环保资料,瑞典木材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建筑资料,希望能把这种欧洲的建筑理念带到中国。

针对中国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稀少的现状,轻型木结构可用建造于密度较大的多层多户式住宅。欧美经验标明,多层多户式住宅在中国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加两国将在华推广现代木结构建筑减碳项目

发布日期:2010-3-30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王立彬)29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加拿大联邦政府自然资源部及加拿大卑诗省林业厅在京签署为期5年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为推动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中国与加拿大将合作在华发展和推广现代木结构建筑应用技术。

根据备忘录,两国建设部门将在未来中长期探寻适宜中国建筑需要的现代木结构体系,并通过技术研究、建设试点项目、编制技术规范、开展技术合作与推广等一系列工作,中国发展并推广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为中国节能减碳建筑方案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木结构建筑优异的节能及减碳功效将有助于中国达成减碳目标,作为中方临时坚定的合作伙伴,加方将不遗余力在技术转让、培训、规范制订及项目试点等方面提供更多投入和帮助。"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助理副部长詹姆斯.弗瑞尔说。

现代木结构建筑因其独有的"碳汇"作用和优异的节能性备受关注。一栋典型北美式木结构建筑,可贮存约29吨二氧化碳,相当于一辆客车行驶5年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木材的难导热性以及木墙体特有的结构,冬季南方寒冷地区保温性能突出。

清华大学最近的一份研究演讲指出,中国南方地区采用现代木结构房屋,热能耗大约比钢结构房屋低9.43%,比水泥结构房屋低10.92%。

中日木材与木结构建筑高层论坛在沪举行

发布日期:2007-8-30来源:上海木业网

中日木材与木结构建筑高层论坛8月22日在上海市建科院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木材行业协会、日本木材综合信息中心、日本木材入口振兴协议会、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联合举办。

参与会议的有:上海木材行业协会会长徐文华、日本木材入口振兴协议会专务理事日比野义光及日本木结构企业代表团成员;上海市建科院原院长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秘书长汪维教授;国家建筑工程资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楼明刚;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秘书长邬国明;中国木材》室内装饰》上海建材》看天下》等媒体的代表;上海房地产行业的建筑师、设计师以及装饰行业、木材行业的设计师、专家等。

会议由徐文华会长主持并致欢迎词。日比野义光专务理事代表日方致词。

上半时的会议由日方代表德清伊藤建设有限公司、辉北木业株式会社、宫崎县森林组合联合会、日东木材产业株式会社分别介绍了日本的木结构技术,精致的产品、巧妙的构思、先进的技术以及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半时的会议首先由木结构专家、中国木结构相关规范的主要起草人、美国林纸协会中国首席代表许方介绍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状况和木结构建筑的规范和规范。讲解信息量大、科学性强、受到中日双方与会人士的欢迎。接着,上海市建科院原院长、总工程师、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秘书长汪维教授作了"中国绿色建筑进展"专题演讲,从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可持续性、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结合中国经济、资源、消费状况做了全面的对比分析;还从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机遇、评价规范、节能目标以及中国目前绿色建筑范例等角度阐述了中国的立场、观点、做法和前景。

会议最后由主持人徐文华会长作了总结发言。提出:木材行业自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木结构建筑和木制品的节能性、环保性决定其必将在今后的房地产及装修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今天的会议促进了两国木业界的互相了解和沟通,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产品层面对促进两国木材应用和木结构建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两国的专家、企业家今后能发明机会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友谊、促进合作。

会议在祥和的气氛中结束,晚上中日两国同仁参加了联谊晚宴。

据住建部研究中心主任陈淮介绍,今后15年-20年,现有住房一半以上要拆掉重建。2030年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置,便被施工单位运往城外,露天堆放或者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在线咨询